首页

简公主调奴视频在线

时间:2025-05-29 17:49:50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93522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U19男足0:2不敌伊朗U19男足

2017年,在闻喜县招商引资促推山区资源开发的政策吸引下,来自湖南省的一家公司落户郭家庄镇,投资稷王山麓丘陵沟壑的杜仲产业发展,进行良种杜仲的育种、专业化种植和深加工。目前,当地杜仲树林已发展到3万亩,昔日荒山秃岭焕发生机。

单日超4亿!中秋国庆档票房连续两天创新高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必须跟场景结合。”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委员表示,为推动大模型普惠千家万户,2023年9月,360智脑接入“360全家桶”面向公众开放,并陆续开放智能创作、智能办公、智能管理等百余种生活及工作场景下的服务,重塑人机协作新范式。

“小蘑菇”变成“大产业” 大山里闯出了乡村振兴路

瑞士《金融与经济报》驻华记者王乐廷从上海赶来,第一次现场报道中国全国两会。“在会场,我看到很多远道而来的同行。”他说,这是一次令他收获颇丰的采访经历。“通过这次采访,我们能近距离观察中国政治制度运行,获取一手、鲜活的材料,这极具价值。”

山东“深化外事服务 助力农企发展”专题外宣活动在潍坊启动

杜正贤提出,考古挖掘现场也是“寻宝”的一个重要内容,“考古挖掘过程可以适当地向社会公众开放,让公众能够亲身感受到考古工作的精心与细致,以及发现文物的乐趣”。

《大美云南》:“活·力”

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积极总结提升专题询问的实践经验,改进审议意见的形成与反馈机制,组合运用满意度测评,强化监督的刚性和韧性,逐步完善监督闭环工作机制。(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